龙山百科网

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

王凤朝 简历(王凤朝北京)及资料详述

  基本内容

  王凤朝,国家京剧院一级鼓师,1930年出生于天津,他出生于梨园世家,其父王歧山是天津著名鼓师,长期在天津劝业场天华景戏院稽古社科班司鼓。

  他九岁随父亲从艺,在稽古社学徒。之后,在天津各班社如:天津中国戏院、天津大舞台等处效力。建国后,1951年经鼓师赓金群先生介绍,参加中国戏曲研究院(中国京剧院前身)京剧一团乐队工作,从1951年至1958年期间,曾为短打武生张云溪、叶派武丑张春华伴奏《三岔口》、《三盗九龙杯》,为青衣云燕铭伴奏《巴骆和》为青衣花衫李慧芳伴奏《白蛇传》、《花木兰》、《蝴蝶杯》,为文架子花脸王玉让伴奏《黑旋风李逵》,为文武架子花脸景荣庆伴奏《钟馗嫁妹》、《芦花荡》、《通天犀》,为高派老生李和曾伴奏《捉放曹》、《三打祝家庄》,为高派老生李盛藻伴奏《十五贯》、《三顾茅庐》、《青梅煮酒论英雄斩车胄》。1958年,调入中国京剧院四团工作,担任乐队指挥,为梅派名青衣杨秋玲伴奏《杨门女将》、《宇宙锋》、《潇湘夜雨》、《点帅破阵》、《凤还巢》、《柯山红日》、《生死恨》,为余派名老生孙岳伴奏《失空斩》、《李陵碑》、《洪洋洞》、《四郎探母》、《初出茅庐》、《大探二》、《哭祖庙》,为言派名老生毕英琦伴奏《上天台》,为杨派名武生俞大陆伴奏《长坂坡》、《挑滑车》、《艳阳楼》,为武旦郭锦华伴奏《武松打店》、《扈家庄》,为程派名青衣张曼玲伴奏《锁麟囊》、《三击掌》,为铜锤花脸吴钰璋伴奏《强项令》、《大探二》,为麒派名老生萧润增伴奏《萧何月下追韩信》、《徐策跑城》、《义责王魁》、《四进士》、《打严嵩》,为裘派名净李长春伴奏《将相和》、《铡美案》、《姚期》,为荀派名花旦刘长瑜伴奏《卖水》、《辛安驿》、《秋江》,为梅派名青衣杨春霞伴奏《凤还巢》、《龙凤呈祥》,为名红生李洪春伴奏《古城会》、《千里走单骑》、《青梅煮酒论英雄斩车胄》,为郝派名净袁世海伴奏《野猪林》。

  1971年调入中央五七艺术学校任教,1973年该校更名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戏曲学校,后担任该校音乐科科长、党支部书记。1988年调回京剧院,1990年退休。

  他自幼受家学熏陶,随父习艺,刻苦钻研业务,二十几岁,已经掌握了上百出剧目,有些甚至是绝迹于舞台的剧目。加入剧院后,长期观摩白登云先生的演奏,用心领会,颇得要旨,技艺日渐精湛。学识丰富,功力扎实,为各行当、各流派的诸位名家伴奏过,演奏风格“稳得住、催得上”,起承转合恰到好处,高低强弱精准自如,乐队、演员在他的指挥、引领下张弛有序,众多艺术家对于他的演奏技巧与精诚合作精神深表赞叹。他打鼓“打节奏”、“打人物”、“打剧情”,轻、重、缓、急、刚、柔、强、弱注重从人物出发,从剧情出发,从整体舞台氛围出发。尤擅长打武戏如:《雁荡山》、《金雁桥》、《嘉兴府》、《四杰村》、《花蝴蝶》等,鼓点且“准”且“狠”。注重思考,注重打击乐“锣鼓经”的继承挖掘,注重旧中出新,在《杨门女将》的创作排演中,从京剧音乐和打击乐伴奏继承创新的角度出发,在锣鼓设计、曲牌运用上去粗取精,推陈出新,他倾尽心血的经典剧作《杨门女将》于1959年底拍成了彩色电影。他还擅长现在很多失传的锣鼓点如“小锣扭丝”、 “原板剁头”等。

  一生与鼓为伍,以鼓为友,在京剧院工作期间,他参加了很多重大演出。1952年随团赴朝慰问演出;1960年,随周总理率领的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去缅甸访问、演出;1964年1月,作为乐队指挥随团赴日本演出;1964年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《东方红》演出;1979年,赴香港演出;中越战争期间,赴云南慰问演出。

  王凤朝先生是国家京剧院技艺精湛、德高望重的演奏家。在七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,他对京剧司鼓艺术潜心钻研、孜孜求进。到国家京剧院工作以后,他参与了许多重点剧目的创作排演,与众多艺术家精诚合作,为剧院的业务建设和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 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、国家京剧院著名鼓师王凤朝因病医治无效,于2009年8月5日凌晨零时五十分病逝,享年79岁。

赞 0
分享海报
版权声明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
文章地址:龙山百科网 » 王凤朝 简历(王凤朝北京)及资料详述
图片正在生成中,请稍后...

周日

09/15

王凤朝 简历(王凤朝北京)及资料详述

基本内容王凤朝,国家京剧院一级鼓师,1930年出生

登录

记住我

注册